打擊樂器的種類最多,音色也最豐富,因為,打擊樂器是人類音樂發展史中,最原始的演奏方式,從大鼓、小鼓,到三角鐵、木琴,有的從傳統樂器改良,有的以現代科技發展出來的,而現代音樂中用到的機率也越來越多,因此,接下來我們來介紹幾項常見的打擊樂器:
一、小鼓與大鼓(Snare drum & Bass drum):
小鼓的一面用來演奏,而另一面繫著一組金屬絃以振動鼓面產生一種特殊的音質,所以小鼓的聲音清脆、音高而短促,它的節奏鮮明清晰,可以促成驚心動魄的力量;而大鼓的製作方式和小鼓類似,音色卻恰恰相反,低沈而厚實,可以加強節奏、氣氛和色彩,在我國的古時候,也有類似大鼓的樂器,就是縣太爺大堂前的那面擊鼓伸冤用的大鼓,還有端午節龍舟上的大鼓也是其一。
二、銅鈸和鑼(Cymbals & Gong):
銅鈸是一對黃銅合金的圓盤,中央微凸,可繫皮帶供演奏者握持,一般的演奏法是撞擊,它的音色響亮、明快、共鳴好,尤其是表現最高潮時,可以帶來雷霆萬鈞之勢。在我國寺廟僧侶做佛事時,也會用到銅鈸,可知銅鈸和我文化有極深的淵源,另一種打擊樂器:鑼,其實是道道地地的中國樂器,但在西方的運用上,卻是製造神秘感,或者是悲愴、孤絕和淒涼的表現,和中國充滿喜氣的用法完全不同!
三、木琴(Xylophone):
木琴也是管絃樂團中常見的一種樂器,是兩排長短不同的木塊,像鋼琴的白鍵與黑鍵一樣,並加裝共鳴管,再用兩支硬頭槌輪流敲擊的樂器,木琴的聲音空洞、清脆,是很特別的聲音,作曲家大都把它視作俏皮、輕快、詼諧的角色去處理,另外有一種木琴叫馬林巴木琴,也稱柔音木琴,音域比一般木琴更廣,它的樣子也比一般木琴更大。
四、鐵琴(Glockenspiel):
木琴、鐵琴(有人稱之為鐘琴),都是構造類似的打擊樂器,只不過那一排或兩排長短不同的木棒換成了金屬棒或鋼條,其音色鮮明、響亮、銳利,似銀鈴般的優美,另外它還區分為三類:1.豎式鐵琴:可供攜帶,僅用一支硬頭槌敲擊而發音;2.平式鐵琴:全部金屬棒平放於架上,和簡單的木琴相似,大都用於管絃樂團中,這一型有人稱為鐘琴;3.和第二型相似,但音域較廣,每支金屬棒下加裝共鳴管,已普遍使用於國民學校的樂隊中,並固定稱之為鐵琴。
五、鈴鼓(Tambourine):
打擊樂器中有一類是不定音的敲擊樂器,例如:三角鐵、鈴鼓、響板、木魚、牛鈴…等等,這類的樂器極多,但大多是用來助興、增加音效用的,在以節奏為主的拉丁音樂和爵士樂中,可以增加活潑明快的效果,鈴鼓則是一個用牛皮作鼓面,邊緣嵌著數對薄銅片的小鼓,當鈴鼓被搖或敲,就會發出叮噹叮噹的聲音,製造類似舞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