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弗札克

         19世紀後半葉,歐 洲以及世界各地的各個民族群體的民族意識日益高漲。這位後來成為國民樂派最偉大的作曲家的安東寧.德弗札克,一八四一年誕生於波西米亞的鄉村,父親是當地一家小客棧店主。波布米亞,外人稱「波希米亞」為「全歐洲的音樂學院」,近代波希米亞的音樂豪傑輩出。尤以德弗克為代表的國民樂派,不僅在音樂史上佔了相當重要的一頁,而且在歐 洲各地文化與精神的交流上,也有其不可磨滅的功績。

   德弗札克從小對音樂就有著高度的志趣。父親法朗悌瑟克.德弗札克原是鎮上小客棧 兼肉店的老闆,但他能彈得一手好齊特琴,並會拉提琴、長於歌唱。母親安娜.史黛妮克 是位賢妻良母善良勤奮的女人,對於孩子的教育、丈夫的事業,是極注意的。

   老德弗札克,由於過去家境不佳,所以希望自己的後代,有一個豐衣足食的好環境,因 此不讓孩子與音樂為伍。可是,德弗札克志在音樂,結果使得父母頗為不滿。德弗札克自小學畢業後,就在舅父的門下,當殺豬宰牛的學徒,後來經過李曼寶老師的 鼓勵,於是不顧父母的反對,衝破困苦,進了布拉格風琴學校。

     一八五九年,德弗札克以第二名的成績,畢業於布拉格風琴學校。日後忙於生活工作、 創作、演奏、教學...不斷努力,終於在音樂的園林?出了頭。他因受李斯特與布拉姆斯 的賞識與提拔,成為音樂院教授,其作品遂馳名內外。後受英人的邀請,赴英國指揮演奏 自己的作品,博得佳評與讚譽。此後多次訪英演奏,於一八九一年獲劍橋大學贈予名譽音 樂博士,同年又獲得祖國布拉格大學的哲學博士頭銜。後他的盛名遠播世界各地。一八九二年應美國的禮聘, 至1895年間旅居美國任紐約音樂院藝術院長之職這一時期的作品融合了美國和波西米亞的影響使得他在國內備受尊重。於紐約音樂院任職四年後, 德弗札克即歸國擔任布拉格音樂院教授,一九0一年升任為藝術院長。不久獲奧國政府頒授的終身貴族院議士,他是音樂家中獲得此項殊榮的第一人。

     德弗札克對於民族風格的音樂,有其偉大的成就。他不但是波希米亞國民樂派先驅希克 路波的繼承者,同時也是民族音樂的發揚者。他在音樂上的地位,並不亞於當年的韓德爾及莫札特。

     德弗札克一生有著輝煌的貢獻,他為自己的民族國家建立了不少殊榮,也為世界人類帶 來了永久的光輝。他同時代的大批評家社蘭斯基曾說:「他的心靈是那樣晶瑩純潔,他的內心是如此不為生活中的貪鄙潮流所玷污,所以他就像巨人一般的超然於世俗的紛擾之外 了..。」  1904年他在最後一部歌劇《阿爾米達》首演後不久去世。

     德弗乍克寫有9部交響曲,其中最負盛名的當推第九號交響曲〝新世界〞,寫於1893年,同年首演於紐約。這部〝新世界〞交響曲是從朗菲羅的長詩《海華沙》的捷克譯本汲取若干靈感。德弗乍克為獨奏樂器與樂隊寫的作品,包括一首重要而完整的大提琴協奏曲、一首小提琴協奏曲和一首不太被人提及的鋼琴協奏曲。供獨奏小提琴與樂隊用的《浪漫曲》以及供大提琴與樂團用的《寂靜的森林》,是對於這兩種獨奏樂器的曲目作了引人入勝和扣人心弦的補充。其餘的管弦樂作品,有兩套斯拉夫舞曲,其原譜原是鋼琴二重奏曲;還有3首斯拉夫狂想曲 。

回古典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