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邦 |
誕生於華沙,父親是法國人,母親則是波蘭貴族,彷彿從小就感受到父母喜愛音樂的熱情,小蕭邦特別偏愛鋼琴,並在七歲時學會創作,被讚譽為「莫札特的繼承人」。
他創作的鋼琴曲旋律優美,具有強烈的色彩和豐富的和聲。蕭邦在作曲和演奏都有傑出的表現。他擅長使用『彈性速度』和獨創一格
的指法,是當時最著名的演奏家。蕭邦的音樂具有華麗的色彩,長而持續的連奏,為鍵盤樂器演奏創造全新境界;尤其是鋼琴方面的貢獻,影響深遠。他在風格上融和斯拉夫民族的熱情憂慮和法國民族的柔細華美。
蕭邦一生的作品除了少數的大提琴之外,幾乎全是鋼琴曲,聽眾很少不為他那優美而富文學氣質的音樂所吸引,也難怪有「鋼琴詩人」之稱,他一生雖只活了短短的三十九年,卻留下了許許多多不朽的經典鉅作。蕭邦的作品充滿著波蘭的風味,尤其「馬促卡舞曲」、「波蘭舞曲」更成為波蘭的代表,樹立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並影響了日後的鋼琴及作曲名家李斯特、史克里亞賓等人。在他的音樂中,除了強烈的民族風格之外,運用許多裝飾音和彈性速度也是一大特色,也更能將蕭邦纖細柔美的音樂表達出來。蕭邦的小夜曲如泣如訴,洋溢著詩情畫意的旋律,二十四首前奏曲則風格
明晰,充滿抒情意味,極受推崇。協奏曲作品則是一些結構強而有力的練習曲
,大音階作品有敘事曲,帶有濃厚的波蘭色彩和戲劇風味。
縱觀蕭邦的作品無論旋律、節奏、力度、和聲效果而言,都為上乘之作。
蕭邦洗練華麗的技巧帶來了屬於波蘭舞曲風格的旋律,使歐洲樂壇為之耳目一
新。
一八三零年,蕭邦離開了祖國到德國、奧國、法國演奏,但他的心無時無刻都緊緊連繫著波蘭,在他旅行途中,波蘭革命失敗,俄國人佔領波蘭,所以他就再也沒有回去,但我們可以從他的作品中聽到他的思鄉之情。華沙淪陷時,他的極度煩悶的心情轉化成音符,譜出名曲「革命練習曲」,更是表現蕭邦的愛鄉、愛國。
蕭邦的一生中有多次轟轟烈烈的戀愛。由於蕭邦的感情生活非常豐富,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十九歲(一八四九年十月十七日於巴黎病逝),卻造就了許多有名的歌曲,如「船夫歌」、「波蘭幻想舞曲」,難怪他會被魯賓斯稱譽為「鋼琴師人,鋼琴的心,鋼琴的靈魂」。